English

手机,国产品牌为何树不起来

1998-07-13 来源:光明日报 王涛章 我有话说

近年来,买手机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日前,笔者走进北京西直门无线电通讯大楼的营业厅里,发现这里人头攒动,参观者如潮。手机宣传品早已分发一空,点钞机哗哗作响。手机大减价,入网费的大幅度下跌(北京市物价局规定,从今年3月1日起,初装费降至1500元,并允许电信部门上下浮动20%,最低可为1200元),使消费者喜笑颜开,甚至许多即将安装有线电话的用户也驻足思量:装有线电话与买手机哪个更值?而手机即将单向收费的传闻,各种新产品的上市,又给热火朝天的手机市场添了把火。

然而放眼手机市场,再看一看市场销售情况,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,不论是消费者手中用的,还是柜中摆的,90%以上是外国品牌的手机。据笔者在王府井商业街上调查,50名拥有大哥大的行人,有43位拿着外国品牌的手机,占96%。有消息说,目前世界著名通信厂商均已进入中国,甚至生产专供中国的手机。目前进军中国的手机型号已达100多个。

在西单商业街上,笔者又调查了近20家出售手机的商家,发现只有3家售国产手机。且数量很少,只占进货总量的5%,其余全是外国名牌。像诺基亚、NEC、西门子、松下、三菱、爱立信、摩托罗拉等等。北京的200多家销售手机的商家中,绝大多数如此。据一位姓李的店主说:“国产货价格虽然便宜,但进了极少有人买,以我们店为例,国产货与外国货售出比约为1∶15,所以没有多进。有些店主干脆不进。”而一位消费者说得更干脆:“国产货质量不如人意,修理又不方便,宁愿多花点钱买外国货。”

我国的手机市场之大,是人所共知的。据业内专家预测,1998年全国手机用户增长可能突破800万。又据北京市电信局的最新消息,今年上半年,北京市平均每月放号约4万户,是去年同期的3倍。

去年是我国手机市场浓墨重彩的一年,全年邮电手机用户净增600万以上,超出当初预计的50%,更使我国以1300万(全世界已达到8500万)的用户总量跻身世界手机大国前三强(仅次于美国、日本)。

尽管如此,我国相对手机用户仍然很少。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机构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,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、沈阳、天津、西安、济南、南京、武汉、昆明、福州等12个大城市中,平均才只有12%的家庭拥有手机。第一是福州,占20%,其次是上海,也只有15%,再次是南京、北京,为12%。我国人均拥有手机量仅为1.1%,即使在北京、上海这样的大都市,普及率也只有5%。

这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。在芬兰,全国总人口的35%拥有手机,就是说,去掉未成年的孩子,几乎每个成年人一部手机。而瑞士现已有用户100万,占全国总人口的15%,约2个成年人一部。在法国,目前有用户500万,占法国人口的9%,几乎是三个成年人一部手机。德国每10个居民就有一部大哥大。

由此可以看出,我国的手机市场,不论现阶段,还是将来发展潜力,都是巨大的。既然如此,我国为什么不尽快发展民族手机产业?国产手机就真的不行了?

据信息产业部的一位负责人介绍,我国的手机产业发展较迟,目前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品牌为数有限,要大量占有市场,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。要靠价格、服务、质量等综合因素取胜。

北京西单邮电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:“外国的手机水货太多,不具备电信部门审批的带号,因而无处保修。”有资料表明,在广东等沿海省份,水货手机占整个手机销售量的95%以上,在内地也有80%以上。

一些经济学家则提醒消费者:“国产手机质量总体上虽不如外国货,但从价格、质量、售后服务综合条件看,还是值得顾客考虑选购的。许多人不买国产货,是消费心理不成熟的表现。中国杭州的‘东信’手机就是不错的品牌。”

更多的消费者在抱怨水货手机太多的同时,也不理解:我国能够研制卫星,研制巨型计算机,就没有能力研制手机?钱就这么让外国人赚了?”

那么,我国的手机生产厂家又该如何呢?据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一位工程师透露:“我国正加紧发展手机产业,今年我国的GSM及数字视频产业化工程已有很大进展,其中就包括手机。我国的手机产业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国产化,并逐步占领市场。”也有专家提出建议,要使国产手机尽早进入市场,不妨也走当年的冰箱、彩电之路,即“引进——消化——吸收——发展”。但这位工程师说:“话虽这样讲,但这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,不是一蹴而就的。”不管怎样,人们衷心希望国产手机能尽早提高质量,创立名牌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